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

40000億

對於"保増長"這一點不太認同,如果可以用於改善社會結構問題會更好,太過強調這些即時見效的措施可能會造成長期的浪費

對這些措施評論一下:

八萬五--中央打算4年內投入10000億建廉租屋同經屋,對建築工人係好事,但只為一次性收入,即使投入再多,工人的人工亦不會加,錢只是流入了判頭手中,僅是避免工人手停口停的的情況,而大量經濟房屋的面市,會加重"負財富效應",而城市的住房空置率一直高企,原因是空置的房屋原本就不打算住人的,樓價下跌後也不會有人住入去,一孩政策下,祖屋剛好夠分,子女要繼承父母的房產,亦只是轉個名(然後將老父母攆出街?),不需要多買一間,建經濟房只是為左外來人,我不認為好多外來人會有錢買,或者應該說外來人有錢就不會來打工,城市不斷浪費土地建一些冇人住的房屋,完全沒有想到"真正的"人口增長,如果樓丟空了,政府又不能收返,如果人口真的增長了,又沒有社會福利保障安排;對內房股似乎不是好消息,除了個別在市中心地皮的公司,其餘的都會衰好幾年,而建材股,生意可能好左,但不能保證其毛利率,因為不是建政府樓,沒有無限經費,唯一確定受益的行業似乎是物流

基建--又一個5年計劃,為甚麼要振興經濟例牌都係搞基建?可能因為自己人搞,功效可以誇大吧,建鐵路建水道,實際作用是有的,但首先要看連接的地方有冇用途,一些偏遠地方起好的公路從來冇車行,結果農民用黎曬谷,而一些地方好似廣州火車站等,載運力又一直唔改善,結果看地來,窮困地區地皮建道路,富裕地區地皮建地產,起出黎d野除左政治用途就冇,而起道路唔用會浪費很多土地同行政費用,而且消耗大量人力同物料,特別係人力同土地,做勞工唔會發達,與其比政客振興經濟,不如回家種田,現在農地土改,更需有人種田;與其搞基建,中央不如研究怎麼改善農產品產量同運輸效率,改善農村環境讓城市的盜賊乞兒回鄉生活仲好;市場似乎對基建股特別有憧憬,但不要忘記搞基建的利潤率都是超低的,利潤都不知流到哪裡的口袋去了

減增值稅--這一點就比較有用,中小企*的增值稅由6%減至3%,例如賣價100成本80的產品,因增值稅而賣106,現在可以賣103,雖然結果都係賺20,但前者要準備86的資金才可營業,而後者只需83,還有,當大型企*的增值稅仲保持在17%時,大型企賣117而中小企賣103,咁中小企自然多d生意;如果大型企本身不事生產而是從中小企入貨,亦可慳返3蚊,最終賣出價亦會少3蚊,咁可以改善通脹,如果出口,賣價平左生意會好d,如果再加上人仔眨值例如眨3蚊,咁國內通脹會持平,而出口貨會更唔值錢;另外減增值稅包括更新設備可以扣稅,鼓勵企業提升效率/駛錢,都可以改善通脹,減增值稅並不會令企業盈利上升,但有提高業務量的可能性;明顯受惠行業很多,不過大都是工業股,特別係生產設備的公司同向中小企採購物料多的公司

註:中小企的定義為會計賬目不清,不能清楚報稅,沒有本事發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公司;大型企就指有專門的會計人員,可以發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公司

增值稅是中國最重要的稅種之一,減增值稅當然可以改善經濟,但同時代表中央稅收減少,將會減少社會福利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