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,實際的投資會否100%發揮效果和供求有關,由於需求有一定的極限,而所有公司一齊增加產能時,最終會令多餘產品賣唔出,產品被迫減價,於是成本最高的公司執粒,行業產能下降,於是產品又供不應求,產品加價,公司發過豬頭,於是又齊齊擴充產能.....

可以發現工業公司會周期性不適,產量少時好賺錢,行業變得景氣,亦引入競賽者跟風,但競爭者一多,毛利率就下降,行業變成不景氣,競爭者執粒
要看出一個行業是否景氣并不需要大智慧,所需的知識僅僅係教育電視的程度,只要找到不景氣行業的死剩種就可以在之後的榮境獲利
而且可以捱得過一次循環的公司一般都可以有能力捱多幾次,而且每一次都會增加市佔率

當間捱左n次的死剩種將會控制市場,競爭者將難以進入,最終死剩種可以操縱價格,打壓對手,而且可以操控供應量,行業的周期性不適變得不明顯,而死剩種將可能接受反托拉斯法的制裁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