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3日 星期五

改變策略

今日set左買味丹,展鴻同奧普,只有奧普成功買入,買入價0.7,相當於除淨前的0.78,共8000股

最後一擊的資金已經就位,買入目標事前已定為匯豐或中銀,可是我兩樣都想買,實在係魚與熊掌,我頗有信心中銀會再跌,所以至今仲未買入,但我很懷疑匯豐還有甚麼可以令佢跌的理由

上年30000點時,我戲謔恆生指數為"中移指數"或"港交所指數",因為指數的數字由佢地操縱,匯豐反而係累贅,現在18000點,恆生指數可以叫"匯豐指數",因為點數都是大苯象支持的,中字頭反而係累贅,果然世界輪流轉

在好市時,人人賣出匯豐,買入中移,令大苯象唔升,現家跌市時,人人賣出中移,買入匯豐,令大苯象唔跌,其穩定性由此而來?事實上匯豐是今次金融風暴的最大得益者之一(ps:香港吹到就爛,政府先掛1號風球....),我已經想不出有甚麼內在理由令佢大跌,而且好難保證佢仲有幾多時間唔升

相反,中銀可以話係跳樓價,但是它未來的盈利可能會下跌,用數字來看,其存款回報率上市前為0.7(%),今年為1.3,貸款回報率上市前為1.2,今年為2,都差成1倍咁滯,用腦想一下,這兩年銀行的盈利既然是來自高度投機的樓市同股市的興旺,批出的樓按及私貸,必然會因同樣相反的理由變為壞帳,隨風而來隨風而去,打回原形亦不足為奇,如此一來,盈利有機會變返剛上市的水平,但剛上市的中銀仲值得買,點解同樣的盈利更低的價錢唔值得買?盈利的下跌並不代表會再跌太多,但可以保障長期唔升的時間

點算呢,一方係有買趁手,一方係長買長有,我錢唔多,又想兩者兼得,用最後的資金打個全壘打,於是我打算修改一下策略

原先我月供5000蚊匯豐,現在打算加至7500蚊,咁唔會增加交易成本,而儲備會漸漸比月供吸乾,如果現在大市見底回升,儲備會冇出手機會,但我月供部分可以吸多左最平的貨,如果大市見底牛皮,我月供部分可以一直吸貨,沒有出手的儲備在等待過程中會漸漸比月供陰乾,如果大市再跌,雖然月供浪費了一部分儲備,但我起碼仲有錢作最後一擊,是中銀匯豐兩不誤的折衷辦法

如果是這樣,最後一擊我可能會一次過買入中銀及其他不同行業的股票,由於蒙牛的事件令我警覺到迴避非系統風險的重要性,因此組合將來有機會加入其他不同行業的股票,現在目標包括波士登,錦江酒店,神威藥業,惠理基金四個完全不同的行業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