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77沽出14000股中外運,3.01買回8000股中外航,又套現幾百,今個月第3次互換,如果能成為定期收入又不錯
連續的成功只會助長自我膨脹,但有錢落袋還是最實在的
味丹的支票到手,592蚊,但月供匯豐的手續費永亨仲未比返我,遲下走去質問佢
前文提到的換樓方案,味皇用其三尺不爛之舌,已經說服家人同意了,現在就差如何實行了
味皇問了日日拍烏龜的東亞銀行,佢地話可以批29年,不愧為有盈利壓力的銀行,利率似乎不是太優厚,但這方案第一優先的條件是供款年期,難得佢地咁進取,味皇會優先考慮東亞,況且佢地拍慣烏龜,味皇存款也不用去排龜速隊
又是前文提到的套公帛方案,有人說可以用屋企人之間交易的方案,這亦是可行的,其實味皇亦一早知,不過大家細心看看味皇的方案,其實除左4厘的內容外,仲避開了另一個很常見的限制,通用性應該幾高,隨時你現家也能用,更重要的是不佔公帛,大家能看穿這隱藏內容嗎?
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
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
樓宇按揭
連日批評了好幾隻唔同財政類型的股票,居然冇比人反擊,比較出奇,而且人氣下跌,但凡係唱衰的題材是冇人鍾意睇的,同時也証明本博的確不太受注目,這也是好事,現時找不到什麼特殊又具代表性的案例,唱衰就暫時停下
想起湯兄一直寫一些不受歡迎的題材,毅力的人感動,也算是投資界的一股清流
由於味皇已經欠銀行一屁股債,因此一直在研究如何優化手上的按揭同租金,由於罰息期較長,現在只是齋研究而已
根據6月19日澳門日報經濟版的內容:" 政府研究報告日前以實用面積60平方米、售價151.4萬元的單位,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.8萬元的雙職家團為例,計算出樓價收入比為7.01倍,稍高於世銀的中位數6.4倍,但低於平均值的8.4倍,遠低於香港的19.8倍,認為本澳房價收入比仍處較合理的水平。"
香港樓樓價是兩公婆年收入的19.8倍,而澳門是7.01倍,澳門樓價合理的話,香港的樓價豈非高得變態?
另一方面看,香港150萬的樓可租7000,而澳門是3500,澳門樓價合理的話,香港的樓價豈非低得變態?
香港同澳門無法比較,因為遊戲規則不同,但出現縮水樓,訓窗台等情況的話,該地方的市場應該已發展到相當崎形,而不適合人類居住了
澳門已經開始香港化了,不斷起的豪宅,密不透風,形如蜂格,明顯交易性大於居住性,香港交易性單位多,資本市場先咁發達,發達較容易,但住還是澳門好
同一間樓,打工仔人工10000,比如樓價120萬,到底是平定貴?
用現金買當然係貴,打工仔不食不喝10年先買到
如果貸款買,為求簡單計算,當0首期,2厘息借15年,月供6450,買得起,也是貴
但改一改借貸條件,2厘息借25年,月供就是4250,就買得起了,仲叫平添
按供款為收入的50%同2厘計,當銀行普遍只借15年,10000人工對應樓價78萬,而銀行以借25年為常態時,10000人工對樓價120萬,如果人人肯借40年,10000人工對樓價165萬
所以樓價高低的關鍵因素是銀行的取態,理論上供款年期是1萬年,人人也會話平,對銀行也冇差,不論甚麼年期,按揭算法每期利息也是一樣
香港即使40年樓也能供15年,澳門20年樓也只能供10-15年,一半的差別在此
另一半在於租金,香港少空置樓宇,而且雲集一大堆高薪外地人,比得起貴租,而本地人一係很高收入,租得起,一係很窮,窮的住公屋,商業中心非常集中,同居住區之間路程過長,土地商業價值高,而澳門丟空大量樓宇,工人收入人人都低,倒是不用住公屋,買野可以簡單走出大陸買,拉低生活同商業水平,租金不同自然樓價有差別
香港的租金大於供款,利息同條款都比澳門好,味皇對香港生活的人很同情,但以投資角度上卻相當眼紅,在香港只要符合一定的起始條件,就有可能發達,澳門的起始條件就高得多,味皇是指借錢套利
經過計算,假設用按揭借100萬,不同年期同利息的情況會如下:
10年 15年 20年 25年
本金 8338 5560 4171 3338
2.00% 9201 6435 5059 4239
2.25% 9314 6551 5178 4361
2.50% 9427 6668 5299 4486
2.75% 9541 6786 5422 4613
3.00% 9656 6906 5546 4742
3.50% 9889 7149 5800 5006
4.00% 10125 7397 6060 5278
4.50% 10364 7908 6326 5558
以4.5厘計,各年期的第一期供款淨利息分別是3711,3721,3726,3729,居然一樣,因此銀行就算供1萬年,供款也有個底線,銀行盈利也有上限,因此樓價谷極也有個極限
而資產100萬,不同派息率/租金率的數字如下:
3% 4% 5% 6% 7% 8% 9% 10%
2500 3333 4167 5000 5833 6667 7500 8333
以味皇為例,味皇的情況在上面紅色標示的水平,利息支出是2276,如果我要按樓借錢投資,2.75%是利息打和點,收入超過2.75%的利潤部分是零存整取,而8%是供款打和點,當投資項目收入為8%,味皇就可以1個仙都唔駛出,年期一完就可得到全部資產,如果供款年期是25年,5.5%的項目就可以養樓了,如果要預留20%現金做保障,除以80%就是打和點
8%的項目是有,但5.5%易搵得多,香港出租屋出租車位都有,澳門卻不能,這就是味皇眼紅所在
所謂發達的起始條件,就是借錢能力,即是自有物業,沒有?打兩份工都要搵返黎
從平常角度來說,供款年期短可以慳息,但以投資角度來說,供款年期有咁長得咁長最好
想起湯兄一直寫一些不受歡迎的題材,毅力的人感動,也算是投資界的一股清流
由於味皇已經欠銀行一屁股債,因此一直在研究如何優化手上的按揭同租金,由於罰息期較長,現在只是齋研究而已
根據6月19日澳門日報經濟版的內容:" 政府研究報告日前以實用面積60平方米、售價151.4萬元的單位,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.8萬元的雙職家團為例,計算出樓價收入比為7.01倍,稍高於世銀的中位數6.4倍,但低於平均值的8.4倍,遠低於香港的19.8倍,認為本澳房價收入比仍處較合理的水平。"
香港樓樓價是兩公婆年收入的19.8倍,而澳門是7.01倍,澳門樓價合理的話,香港的樓價豈非高得變態?
另一方面看,香港150萬的樓可租7000,而澳門是3500,澳門樓價合理的話,香港的樓價豈非低得變態?
香港同澳門無法比較,因為遊戲規則不同,但出現縮水樓,訓窗台等情況的話,該地方的市場應該已發展到相當崎形,而不適合人類居住了
澳門已經開始香港化了,不斷起的豪宅,密不透風,形如蜂格,明顯交易性大於居住性,香港交易性單位多,資本市場先咁發達,發達較容易,但住還是澳門好
同一間樓,打工仔人工10000,比如樓價120萬,到底是平定貴?
用現金買當然係貴,打工仔不食不喝10年先買到
如果貸款買,為求簡單計算,當0首期,2厘息借15年,月供6450,買得起,也是貴
但改一改借貸條件,2厘息借25年,月供就是4250,就買得起了,仲叫平添
按供款為收入的50%同2厘計,當銀行普遍只借15年,10000人工對應樓價78萬,而銀行以借25年為常態時,10000人工對樓價120萬,如果人人肯借40年,10000人工對樓價165萬
所以樓價高低的關鍵因素是銀行的取態,理論上供款年期是1萬年,人人也會話平,對銀行也冇差,不論甚麼年期,按揭算法每期利息也是一樣
香港即使40年樓也能供15年,澳門20年樓也只能供10-15年,一半的差別在此
另一半在於租金,香港少空置樓宇,而且雲集一大堆高薪外地人,比得起貴租,而本地人一係很高收入,租得起,一係很窮,窮的住公屋,商業中心非常集中,同居住區之間路程過長,土地商業價值高,而澳門丟空大量樓宇,工人收入人人都低,倒是不用住公屋,買野可以簡單走出大陸買,拉低生活同商業水平,租金不同自然樓價有差別
香港的租金大於供款,利息同條款都比澳門好,味皇對香港生活的人很同情,但以投資角度上卻相當眼紅,在香港只要符合一定的起始條件,就有可能發達,澳門的起始條件就高得多,味皇是指借錢套利
經過計算,假設用按揭借100萬,不同年期同利息的情況會如下:
10年 15年 20年 25年
本金 8338 5560 4171 3338
2.00% 9201 6435 5059 4239
2.25% 9314 6551 5178 4361
2.50% 9427 6668 5299 4486
2.75% 9541 6786 5422 4613
3.00% 9656 6906 5546 4742
3.50% 9889 7149 5800 5006
4.00% 10125 7397 6060 5278
4.50% 10364 7908 6326 5558
以4.5厘計,各年期的第一期供款淨利息分別是3711,3721,3726,3729,居然一樣,因此銀行就算供1萬年,供款也有個底線,銀行盈利也有上限,因此樓價谷極也有個極限
而資產100萬,不同派息率/租金率的數字如下:
3% 4% 5% 6% 7% 8% 9% 10%
2500 3333 4167 5000 5833 6667 7500 8333
以味皇為例,味皇的情況在上面紅色標示的水平,利息支出是2276,如果我要按樓借錢投資,2.75%是利息打和點,收入超過2.75%的利潤部分是零存整取,而8%是供款打和點,當投資項目收入為8%,味皇就可以1個仙都唔駛出,年期一完就可得到全部資產,如果供款年期是25年,5.5%的項目就可以養樓了,如果要預留20%現金做保障,除以80%就是打和點
8%的項目是有,但5.5%易搵得多,香港出租屋出租車位都有,澳門卻不能,這就是味皇眼紅所在
所謂發達的起始條件,就是借錢能力,即是自有物業,沒有?打兩份工都要搵返黎
從平常角度來說,供款年期短可以慳息,但以投資角度來說,供款年期有咁長得咁長最好
還記得之前我講過澳門有空手套白狼的財技嗎?明日政府會取消4厘補貼,因此我現在就算告訴大家方法如何也不會損害到公帛了,始終叫人賺稅金唔係咁道德,當然我自用就另計
首先要具備幾個條件:
1.同屋企人住
2.屋企人有樓A
3.屋企人有人合乎首置資格
4.最少有10萬蚊
4厘補貼的內容是借100萬免利息10年,用四厘買的屋只能作自住用途,財技的目的是避開自住的規定,用四厘買屋兼將之出租
方法很簡單,用四厘補貼加9成5按揭買下隣居的單位B,全家搬過去住,原來的單位A出租,樓下信箱的AB掉轉佢,咁就同時又自住又出租了,首置免印花稅,加埋雜費10萬以內,租金是白賺的,9成5不是必須,現金要求高d啫
味皇雖然想實行,但卻不符合條件3,即使我真係第一次置業
因此味皇要用其他途徑優化先得,現時味皇的物業情況如下:
市值160萬 負債90萬 利息2.875% 罰息18000 淨租金3300 樓齡21年 15年供6200
今日發現10月初5街附近有層120萬的10年唐樓,據稱可租3800,又免管理費,因此味皇有換樓打算,計算一下成本:
賣出佣金1.6萬,罰息1.8萬,律師費2萬,印花稅1.6萬,買入佣金1.2萬,律師費2萬,印花稅1.2萬,合計11.4萬
現金=160-90=70萬 120萬借7成=84萬 首期120-84= 36萬
換樓套現=160-120-11.4-(90-84)=22.6萬 打算買越秀,當7.5厘
10年樓估計可借15-20年,新做利率2.15%,84萬供款5500-4300,出租當3500
換樓前 換樓後
市值 160 148.6
負債 90 8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要具備幾個條件:
1.同屋企人住
2.屋企人有樓A
3.屋企人有人合乎首置資格
4.最少有10萬蚊
4厘補貼的內容是借100萬免利息10年,用四厘買的屋只能作自住用途,財技的目的是避開自住的規定,用四厘買屋兼將之出租
方法很簡單,用四厘補貼加9成5按揭買下隣居的單位B,全家搬過去住,原來的單位A出租,樓下信箱的AB掉轉佢,咁就同時又自住又出租了,首置免印花稅,加埋雜費10萬以內,租金是白賺的,9成5不是必須,現金要求高d啫
味皇雖然想實行,但卻不符合條件3,即使我真係第一次置業
因此味皇要用其他途徑優化先得,現時味皇的物業情況如下:
市值160萬 負債90萬 利息2.875% 罰息18000 淨租金3300 樓齡21年 15年供6200
今日發現10月初5街附近有層120萬的10年唐樓,據稱可租3800,又免管理費,因此味皇有換樓打算,計算一下成本:
賣出佣金1.6萬,罰息1.8萬,律師費2萬,印花稅1.6萬,買入佣金1.2萬,律師費2萬,印花稅1.2萬,合計11.4萬
現金=160-90=70萬 120萬借7成=84萬 首期120-84= 36萬
換樓套現=160-120-11.4-(90-84)=22.6萬 打算買越秀,當7.5厘
10年樓估計可借15-20年,新做利率2.15%,84萬供款5500-4300,出租當3500
換樓前 換樓後
市值 160 148.6
負債 90 8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淨值 70 58.6
支出 0.62 0.55-0.43
租金收入 0.33 0.36
股息收入 0 0.1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現金流 -0.29 -0.05/ 0.07
淨值方面雖然下降,但可以自然滅債,減輕生活壓力同提高資金靈活性,只要稍為加租就可以完全不管
這是只從商業性考慮的方案,但基於現有物業的居住性太過優秀,家人似乎不太贊成換樓,味皇再嘗試說服,但亦會尊重家人決定
支出 0.62 0.55-0.43
租金收入 0.33 0.36
股息收入 0 0.14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現金流 -0.29 -0.05/ 0.07
淨值方面雖然下降,但可以自然滅債,減輕生活壓力同提高資金靈活性,只要稍為加租就可以完全不管
這是只從商業性考慮的方案,但基於現有物業的居住性太過優秀,家人似乎不太贊成換樓,味皇再嘗試說服,但亦會尊重家人決定
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
3331維達
我屋企有手抽裝的tempo,也有小包裝的tompo,維達的毛利率升至3x%,可能仲會再升,但味皇作為消費者,並不介意用的是tempo定係tompo,邊個平就用邊個,不排除有人對tempo特別有愛,但味皇始終懷疑高毛利率是否可以長期維持
同樣維達在上市前的財政狀況也是在破產邊緣,06年上市,集資金額9億,即使上市集資後,財政也不見得特別好,不過總債務冇乜上升,而短期債項轉變為長期債項,姑且仲算係財政改善
06年同07年對比,集資9億,盈利近1億,令總債務下降2億幾,固定資產增4億,存貨多1億幾,而現金多2億,基本上大部分都用左
固定資產比上市時多1倍,盈利也升唔少,固定資產增加了9億,其中07年增4億,資金來自上市資金,08年增5億,資金來自借貸的1億同現金流4億
09年固定資產沒有上升,但存貨上升4億,現金多1億幾,來源是借貸1億同現金流4億
我們可以發現,維達每次增加固定資產,都要靠外來資金,本來是冇乜野的,但作為"成長股",如果不能成功挖到別人錢投資,只用自有資金發展,成長速度就會慢得多,估值也會跌回來
之前幾年先不管,最近兩年計,固定資產皆為19億,現金流4億,效率為21%,當佢唔還錢,全部用於投資固定資產,可增至23億,現金流增至5億,再投資成28億,現金流增至6億..如此的話,成長的確唔錯,但即使如此,估值也不見得特別吸引,現在pb是3,是否代表市場要求維達年增長需達到每年33%?而且因為資金緊張,基本上不能旨意有幾多派息
基本上維達是估值過高同習慣先駛未來錢,這樣的股投資起來不是太理想,不過在此之前,維達有幾個更優先的問題:
1.存貨在營業額同固定資產的比例增值不符,大增近倍,紙價都沒有這樣的變幅,因此很可能滯銷,未來可能出現一次性盈利大倒退
2.高達8成的股票存在於金融機構,可能同公司的長債有一定的關係,升時當然冇問題,但如果維達的股票是任何人的抵押品,萬一出現股價大跌,會出現恐怖的斬倉潮同程式沽盤,考慮到維達的財政狀況,其大股東身上估計也不會有幾多現金
美林保薦的關係,維達應該是好公司,事實上維達的產品的確不錯,但公司的作風不太務實,遲早比人收購
同樣維達在上市前的財政狀況也是在破產邊緣,06年上市,集資金額9億,即使上市集資後,財政也不見得特別好,不過總債務冇乜上升,而短期債項轉變為長期債項,姑且仲算係財政改善
06年同07年對比,集資9億,盈利近1億,令總債務下降2億幾,固定資產增4億,存貨多1億幾,而現金多2億,基本上大部分都用左
固定資產比上市時多1倍,盈利也升唔少,固定資產增加了9億,其中07年增4億,資金來自上市資金,08年增5億,資金來自借貸的1億同現金流4億
09年固定資產沒有上升,但存貨上升4億,現金多1億幾,來源是借貸1億同現金流4億
我們可以發現,維達每次增加固定資產,都要靠外來資金,本來是冇乜野的,但作為"成長股",如果不能成功挖到別人錢投資,只用自有資金發展,成長速度就會慢得多,估值也會跌回來
之前幾年先不管,最近兩年計,固定資產皆為19億,現金流4億,效率為21%,當佢唔還錢,全部用於投資固定資產,可增至23億,現金流增至5億,再投資成28億,現金流增至6億..如此的話,成長的確唔錯,但即使如此,估值也不見得特別吸引,現在pb是3,是否代表市場要求維達年增長需達到每年33%?而且因為資金緊張,基本上不能旨意有幾多派息
基本上維達是估值過高同習慣先駛未來錢,這樣的股投資起來不是太理想,不過在此之前,維達有幾個更優先的問題:
1.存貨在營業額同固定資產的比例增值不符,大增近倍,紙價都沒有這樣的變幅,因此很可能滯銷,未來可能出現一次性盈利大倒退
2.高達8成的股票存在於金融機構,可能同公司的長債有一定的關係,升時當然冇問題,但如果維達的股票是任何人的抵押品,萬一出現股價大跌,會出現恐怖的斬倉潮同程式沽盤,考慮到維達的財政狀況,其大股東身上估計也不會有幾多現金
美林保薦的關係,維達應該是好公司,事實上維達的產品的確不錯,但公司的作風不太務實,遲早比人收購
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
6月21日
剛以3.15沽出8000股中外航,再用1.76買回14000股中外運,又套現幾百,一個月換馬兩次,如果個個月都好似咁就好了
整理一下航運股的交易記錄:
2008/10/08 買入 中海集運 1.15x7000+84.72=8134.72
成本8134.72
2009/05/04 買出 中海集運 2.1x7000-91.33=14608.67
2009/05/04 買入 東方海外 24x500+88.08=12088.08
套現14608.67-12088.08=2520.59
2009/06/30 買出 東方海外 33x500-93.49=16406.51
2009/11/30 買入 東方海外 35x500+94.58=17594.58
增資16406.51-17594.58=-1188.07
2010/02/02 買出 東方海外 54.15x500-105.43=26969.57
2010/02/02 買入 中外航 3.61x7500+105.43=27180.43
增資26969.57-27180.43=-210.86
2010/05/07 買出 中外航 3.17x7500-101.14=23673.86
2010/05/07 買入 中外運 1.65x14000+101.08=23201.08
套現23673.86-23201.08=472.78
2010/06/08 買出 中外運 1.75x14000-102.21=24397.79
2010/06/08 買入 中外航 3.05x8000+102.2=24502.2
增資24397.79-24502.2=-104.41
2010/06/21 買出 中外航 3.15x8000-103.27=25096.73
2010/06/21 買入 中外運 1.76x14000+102.22=24742.22
套現25096.73-24742.22=345.51
合計成本=8134.72-2520.59+1188.07+210.86-472.78+104.41-345.51=6299.18
現在中外運市值=1.76x14000=24640 24640/6299.18=391%
如果長揸中海集運的市值=2.78x7000=19460 19460/8134.72=239%
Buy&hold的策略是有用的,如果由乾坤一擲時長揸中海集運至今,會升值239%,但味皇目標僅的是航運股,並不介意手上的航運公司是那一間,因為衍生出一系列養銀行的操作,亦順利達到提高持股價值目的
雖然經過一大輪操作,但本質還是Buy&hold,味皇一直都沒有賣出手上的航運股,當然買樓比首期果次另計
但這裡有兩個難點,散戶不一定做到:
1.對一系列同類股票進行估值,並且信任自己的估值
2.套戥基於相對價值,歷史買賣價不影響決策
對於第一點,例如味皇09年時相信東方海外遠比中海集運低估,東方估值65而中海集運估值3.7,估值比例是65:3.7=13.5,即是說1股東方等於13.5股集運,,而股價比是24:2.1=11.4,即是換馬的水位是13.5/11.4=118%,即有18%的水位,可是市場反應長期都是中海集運較東方海外看好,折讓一直維持至近期東方出售地產為止,足足要等一年有多
對於第二點,例如味皇初次將中外航換馬時,買入價是3.61,之後以3.17賣出,又例如第二次買入中外運時,買入價1.76亦比之前的1.65高,對一般人來說都是愚蠢同不可接受的行為,可是卻令味皇的中外航的股數免費由7500增至8000股,這是以股數為基礎的套戥
味皇不一定估價準,而且肯定會受買入價心理的影響,可是利之所在,味皇會知難而進
整理一下航運股的交易記錄:
2008/10/08 買入 中海集運 1.15x7000+84.72=8134.72
成本8134.72
2009/05/04 買出 中海集運 2.1x7000-91.33=14608.67
2009/05/04 買入 東方海外 24x500+88.08=12088.08
套現14608.67-12088.08=2520.59
2009/06/30 買出 東方海外 33x500-93.49=16406.51
2009/11/30 買入 東方海外 35x500+94.58=17594.58
增資16406.51-17594.58=-1188.07
2010/02/02 買出 東方海外 54.15x500-105.43=26969.57
2010/02/02 買入 中外航 3.61x7500+105.43=27180.43
增資26969.57-27180.43=-210.86
2010/05/07 買出 中外航 3.17x7500-101.14=23673.86
2010/05/07 買入 中外運 1.65x14000+101.08=23201.08
套現23673.86-23201.08=472.78
2010/06/08 買出 中外運 1.75x14000-102.21=24397.79
2010/06/08 買入 中外航 3.05x8000+102.2=24502.2
增資24397.79-24502.2=-104.41
2010/06/21 買出 中外航 3.15x8000-103.27=25096.73
2010/06/21 買入 中外運 1.76x14000+102.22=24742.22
套現25096.73-24742.22=345.51
合計成本=8134.72-2520.59+1188.07+210.86-472.78+104.41-345.51=6299.18
現在中外運市值=1.76x14000=24640 24640/6299.18=391%
如果長揸中海集運的市值=2.78x7000=19460 19460/8134.72=239%
Buy&hold的策略是有用的,如果由乾坤一擲時長揸中海集運至今,會升值239%,但味皇目標僅的是航運股,並不介意手上的航運公司是那一間,因為衍生出一系列養銀行的操作,亦順利達到提高持股價值目的
雖然經過一大輪操作,但本質還是Buy&hold,味皇一直都沒有賣出手上的航運股,當然買樓比首期果次另計
但這裡有兩個難點,散戶不一定做到:
1.對一系列同類股票進行估值,並且信任自己的估值
2.套戥基於相對價值,歷史買賣價不影響決策
對於第一點,例如味皇09年時相信東方海外遠比中海集運低估,東方估值65而中海集運估值3.7,估值比例是65:3.7=13.5,即是說1股東方等於13.5股集運,,而股價比是24:2.1=11.4,即是換馬的水位是13.5/11.4=118%,即有18%的水位,可是市場反應長期都是中海集運較東方海外看好,折讓一直維持至近期東方出售地產為止,足足要等一年有多
對於第二點,例如味皇初次將中外航換馬時,買入價是3.61,之後以3.17賣出,又例如第二次買入中外運時,買入價1.76亦比之前的1.65高,對一般人來說都是愚蠢同不可接受的行為,可是卻令味皇的中外航的股數免費由7500增至8000股,這是以股數為基礎的套戥
味皇不一定估價準,而且肯定會受買入價心理的影響,可是利之所在,味皇會知難而進
後續:22號沽出12000股味丹0.85,買入鴻興4000股2.4,仲有,本月的月供價是73.4買入40股
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
658高速傳動
高速傳動生產齒輪,可用於風電機,運輸工具等,其實佢就等於集優,生產的產品雖然不同,但買家完全一樣,同樣是五金產品,毛利率也應相近
拥有同高速傳動一樣前景的集優,pb是0.6,而高速傳動pb是4.4,相對集優高估7倍
究其原因,無非是高速傳動的盈利年年上升,而集優則碾轉下降,事實的確如此,但這足以構成7倍溢價的理由嗎?
檢視高速傳動的資產負債表,固定資產由上市時的8.7億升至38.4億,升左4.4倍,盈利則由8600萬升至9.7億,足足升11倍,成長性如此之高,因此高估值很合理
盈利上升需要固定資產支持,如果盈利要再上升1倍固定資產就需要相應的增加,如果比例是1比1,升1倍要投資38.4億,如果比例是4.4比11,也要投資15.4億,投資15.4億當然冇問題,反正1年都賺成10億,但我很懷疑38.4億賺9.7億的高超純利率會否在新投資上再現,如果是投資38.4億,就不能單靠保留盈利來投資,必須動用儲備
高速傳動06年上市集資22億,假如有10%純利率的投資項目,可換成2.2億盈利,如有30%純利率可換成6.6億,因此高速傳動的盈利上升是可預期的,而至今固定資產上升30億,上市資金一早用清,現時高速傳動負現金15億,唔止用曬上市資金,仲再借錢,咪話38.4億,連15.4億也拿不出黎,銀行要收水喉,之後如何借錢投資?如果固定資產稍為停滯,盈利就無法上升,到時就不乎合增長概念而成為現在的思捷,利息上升盈利可能倒跌添,高速傳動係谷得好猛,但亦到此為止
但高速傳動有一個獨特的問題令這些問題相比起來都顯得失色-是高速傳動的現金由甚麼構成的問題
檢視高速傳動的現金流表,發現其經營現金流奇低,今年仲負數,經營現金流咁低,利息都比唔起,正常銀行一早就會call loan,但同時卻有交稅,仲有派息,公司應該不存在現金流問題,因此其會計處理方法肯定異於常人
在融資活動之現金流量一項,上市後3年間借左54億,期間總盈利17億,但沒有甚麼經營現金流,固定資產增加24億,現金只少7億,說明盈利有計入現金,但沒有經營現金流,到底是點支付的呢,唯一想像到的理由是高速傳動的現金都是借據,現金放在客戶方,客戶唔直接比錢,而由銀行代比,高速傳動方用借銀行錢的形式,客戶方借比銀行或押比銀行的形式,通過中間人轉移借據的所有權,如此一來高速傳動有錢用,客戶方亦不用找數,由銀行流出現金去支持雙方的營運,所以話大陸銀行除時有奇特的壞帳風險
當然這只是味皇冇根據的猜測
拥有同高速傳動一樣前景的集優,pb是0.6,而高速傳動pb是4.4,相對集優高估7倍
究其原因,無非是高速傳動的盈利年年上升,而集優則碾轉下降,事實的確如此,但這足以構成7倍溢價的理由嗎?
檢視高速傳動的資產負債表,固定資產由上市時的8.7億升至38.4億,升左4.4倍,盈利則由8600萬升至9.7億,足足升11倍,成長性如此之高,因此高估值很合理
盈利上升需要固定資產支持,如果盈利要再上升1倍固定資產就需要相應的增加,如果比例是1比1,升1倍要投資38.4億,如果比例是4.4比11,也要投資15.4億,投資15.4億當然冇問題,反正1年都賺成10億,但我很懷疑38.4億賺9.7億的高超純利率會否在新投資上再現,如果是投資38.4億,就不能單靠保留盈利來投資,必須動用儲備
高速傳動06年上市集資22億,假如有10%純利率的投資項目,可換成2.2億盈利,如有30%純利率可換成6.6億,因此高速傳動的盈利上升是可預期的,而至今固定資產上升30億,上市資金一早用清,現時高速傳動負現金15億,唔止用曬上市資金,仲再借錢,咪話38.4億,連15.4億也拿不出黎,銀行要收水喉,之後如何借錢投資?如果固定資產稍為停滯,盈利就無法上升,到時就不乎合增長概念而成為現在的思捷,利息上升盈利可能倒跌添,高速傳動係谷得好猛,但亦到此為止
但高速傳動有一個獨特的問題令這些問題相比起來都顯得失色-是高速傳動的現金由甚麼構成的問題
檢視高速傳動的現金流表,發現其經營現金流奇低,今年仲負數,經營現金流咁低,利息都比唔起,正常銀行一早就會call loan,但同時卻有交稅,仲有派息,公司應該不存在現金流問題,因此其會計處理方法肯定異於常人
在融資活動之現金流量一項,上市後3年間借左54億,期間總盈利17億,但沒有甚麼經營現金流,固定資產增加24億,現金只少7億,說明盈利有計入現金,但沒有經營現金流,到底是點支付的呢,唯一想像到的理由是高速傳動的現金都是借據,現金放在客戶方,客戶唔直接比錢,而由銀行代比,高速傳動方用借銀行錢的形式,客戶方借比銀行或押比銀行的形式,通過中間人轉移借據的所有權,如此一來高速傳動有錢用,客戶方亦不用找數,由銀行流出現金去支持雙方的營運,所以話大陸銀行除時有奇特的壞帳風險
當然這只是味皇冇根據的猜測
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
589寶姿
寶姿的律師是諾頓羅氏,核數師是畢馬威,最重要的是保薦人包括中國國際金融,因此99%可靠,中國國際金融幾乎不保薦垃圾,中芯只是個別例子,問題就是有多少投資價值上了
每股資產淨值2.736,股價19.32,實在殊不簡單,市值110億,折算資產淨值15.5億,仲少過佐丹奴1/4,如果只計固定資產則規模一樣大,可是市值相差...可能是毛利率的分別吧
寶姿的毛利率的確很誇張,2.7億固定資產產生4.7億盈利同6.2億現金流,上年1.7億固定資產產生4.2億盈利同4.6億現金流,純利同純利率一直上升,也有派息,明顯是成長股的確能賣咁貴
但是水份看來也不少,現金流表上的經營現金流很多,一直都是正數,點解07年有退稅?做大陸生意,稅率似乎也過低
最主要是負債的問題,資產負債表顯示寶姿每年新增大量短債,既然咁賺錢,點解仲要借錢,唔通又係果個原因?
(億人民幣) 09 08 07
新增借貸 2.5 2.6 2.3
盈利 4.7 4.2 4.0
盈利-新借 2.2 1.6 1.7
固定資產 2.6 1.7 1.6
如果將盈利修改一下,就符合固定資產的比例,剩係計真係落袋的,寶姿唔見得好過佐丹奴幾多
(億) 09 08 07
經營現金流 6.2 4.6 3.0
現金流-新借 3.7 2.0 0.7
已繳稅項 0.8 0.12 -0.06
稅率 13% 3% -2%
稅率(修訂後) 22% 6% -9%
大陸的稅率是15-25%,之前點解有退稅是迷,但06年寶姿未借貸時的稅率是10-12%,不能肯定寶姿的現金流哪過較真...至少都是正數先
令人介意的是借貸的目的何在呢?可能是現金流量表的這兩項:
(億) 09 08 07 06 05
股本融資 0.19 0.20 0.63 0.12 0.03
其他 0.29 4.13 1.30 -0.30 0.64
一般來說現金流量表的"其他"同"與關連人士之現金流量"兩項高的都唔方好野,寶資冇同關連人士交易,但同非關連人士似乎親密過頭了
至於每年發幾千萬新股,些少錢對公司冇大作用,但對接新股的人有很大意義,因為這是認股權
每股資產淨值2.736,pb2是5.472,用pe計,因為不確定寶姿的確切盈利,所以假設幾個水平的數字,年報公布的4.7億人民幣同扣除新增借貸的2.2億人民幣,折合為港元每股0.95同0.45,當每股盈利為0.95,pe15是14.25,當每股盈利為0.45,pe17是7.65(點解兩者pe不同呢,因為後者盈利基數較低,上升較易),pe計的數字遠超pb計,公司是很好賺,但現在的股價確實過高,市場追尋的是思捷的幻影,可是連思捷本身也是幻影,因此市場追尋的只不過是幻影的幻影,而且多少是人為造成的
味皇無意對公司過度批評,話曬都係年年賺錢的公司,年報又夠厚,實際派息比率並不低,對股東算有交待,只要價格合理,的確是很好的投資標的,只是董事們的身材是否過肥呢?
對股東來說,用些合法手段令股價升到冇朋友較幸福,定係公司老實交代實況更為重要,頗值得反思
每股資產淨值2.736,股價19.32,實在殊不簡單,市值110億,折算資產淨值15.5億,仲少過佐丹奴1/4,如果只計固定資產則規模一樣大,可是市值相差...可能是毛利率的分別吧
寶姿的毛利率的確很誇張,2.7億固定資產產生4.7億盈利同6.2億現金流,上年1.7億固定資產產生4.2億盈利同4.6億現金流,純利同純利率一直上升,也有派息,明顯是成長股的確能賣咁貴
但是水份看來也不少,現金流表上的經營現金流很多,一直都是正數,點解07年有退稅?做大陸生意,稅率似乎也過低
最主要是負債的問題,資產負債表顯示寶姿每年新增大量短債,既然咁賺錢,點解仲要借錢,唔通又係果個原因?
(億人民幣) 09 08 07
新增借貸 2.5 2.6 2.3
盈利 4.7 4.2 4.0
盈利-新借 2.2 1.6 1.7
固定資產 2.6 1.7 1.6
如果將盈利修改一下,就符合固定資產的比例,剩係計真係落袋的,寶姿唔見得好過佐丹奴幾多
(億) 09 08 07
經營現金流 6.2 4.6 3.0
現金流-新借 3.7 2.0 0.7
已繳稅項 0.8 0.12 -0.06
稅率 13% 3% -2%
稅率(修訂後) 22% 6% -9%
大陸的稅率是15-25%,之前點解有退稅是迷,但06年寶姿未借貸時的稅率是10-12%,不能肯定寶姿的現金流哪過較真...至少都是正數先
令人介意的是借貸的目的何在呢?可能是現金流量表的這兩項:
(億) 09 08 07 06 05
股本融資 0.19 0.20 0.63 0.12 0.03
其他 0.29 4.13 1.30 -0.30 0.64
一般來說現金流量表的"其他"同"與關連人士之現金流量"兩項高的都唔方好野,寶資冇同關連人士交易,但同非關連人士似乎親密過頭了
至於每年發幾千萬新股,些少錢對公司冇大作用,但對接新股的人有很大意義,因為這是認股權
每股資產淨值2.736,pb2是5.472,用pe計,因為不確定寶姿的確切盈利,所以假設幾個水平的數字,年報公布的4.7億人民幣同扣除新增借貸的2.2億人民幣,折合為港元每股0.95同0.45,當每股盈利為0.95,pe15是14.25,當每股盈利為0.45,pe17是7.65(點解兩者pe不同呢,因為後者盈利基數較低,上升較易),pe計的數字遠超pb計,公司是很好賺,但現在的股價確實過高,市場追尋的是思捷的幻影,可是連思捷本身也是幻影,因此市場追尋的只不過是幻影的幻影,而且多少是人為造成的
味皇無意對公司過度批評,話曬都係年年賺錢的公司,年報又夠厚,實際派息比率並不低,對股東算有交待,只要價格合理,的確是很好的投資標的,只是董事們的身材是否過肥呢?
對股東來說,用些合法手段令股價升到冇朋友較幸福,定係公司老實交代實況更為重要,頗值得反思
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
3868群星紙業
上市文件顯示,群星的保薦人是工商東亞,律師是歐華,不是非常好,但也不是甚麼大奸大惡的東西,董事中也沒有強大的財技人士,核數師是畢馬威,背景審查冇大問題,之後就睇財務報表了
上市前的的財政異常惡劣,幾乎在破產邊緣,流動負債越來越多,流動資產基本沒有,上唔到市真係會破產,淨資產只有9千萬,即使只不計欠債,非流動資產都不過是5億多,虧佢可以集到14.45億,公司3成的股權賣14.45億,即係當時公司的市值是48億,減去集資部分是33.55億,9千萬同33.55億之比,買進的股東真是rip了,亦顯示了公司使用工商東亞在發售上的強大之處
不過作為之後先買的股東,就沒有這種問題了
上市後公司開始還清債務,如果要做業績,負債是會一直增加的,即是公司暫時未有做數的舉動,事實上剛以高價集資,不會在短期內再集,因此沒有在此時做數的動機(有時剛上市的公司業務急落是這原因)
集資所得用於增加固定資產,最近一年的固定資產是上年的兩倍幾,又冇欠債,在早兩年的固定資產水平盈利是3,4億,則現在群星的盈利很有倍升的可能
每股資產淨值2.7,比pb1.4是3.78
每股盈利當0.4,比pe14是5.6,平均是4.69,用pe計的估值比pb計高是毛利率高的証明
但這是將群星定義為好公司的前提下的,可是群星有三個疑點:
1.由於有免稅額的情況,交稅額不成比例,但也難以解釋08年何以免稅
2.營業額由7億增至15億,而存貨一直在4千萬左右,這裡又有兩個商業奇蹟,第一,做多1倍生意而存貨不增,存貨管理效率上升1倍,第二,用4千萬做15億生產,一年清38次貨,或一個月清3次貨,賣廁紙都冇咁快
3.毛利率2x%,存貨周轉率奇高,點會搞到上市前就破產咁嘅衰樣
上市前的的財政異常惡劣,幾乎在破產邊緣,流動負債越來越多,流動資產基本沒有,上唔到市真係會破產,淨資產只有9千萬,即使只不計欠債,非流動資產都不過是5億多,虧佢可以集到14.45億,公司3成的股權賣14.45億,即係當時公司的市值是48億,減去集資部分是33.55億,9千萬同33.55億之比,買進的股東真是rip了,亦顯示了公司使用工商東亞在發售上的強大之處
不過作為之後先買的股東,就沒有這種問題了
上市後公司開始還清債務,如果要做業績,負債是會一直增加的,即是公司暫時未有做數的舉動,事實上剛以高價集資,不會在短期內再集,因此沒有在此時做數的動機(有時剛上市的公司業務急落是這原因)
集資所得用於增加固定資產,最近一年的固定資產是上年的兩倍幾,又冇欠債,在早兩年的固定資產水平盈利是3,4億,則現在群星的盈利很有倍升的可能
每股資產淨值2.7,比pb1.4是3.78
每股盈利當0.4,比pe14是5.6,平均是4.69,用pe計的估值比pb計高是毛利率高的証明
但這是將群星定義為好公司的前提下的,可是群星有三個疑點:
1.由於有免稅額的情況,交稅額不成比例,但也難以解釋08年何以免稅
2.營業額由7億增至15億,而存貨一直在4千萬左右,這裡又有兩個商業奇蹟,第一,做多1倍生意而存貨不增,存貨管理效率上升1倍,第二,用4千萬做15億生產,一年清38次貨,或一個月清3次貨,賣廁紙都冇咁快
3.毛利率2x%,存貨周轉率奇高,點會搞到上市前就破產咁嘅衰樣
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
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
比d好野你睇
白目衣衫盡,財同入海牛,別人千里慾,能買一層樓
以祖師爺威利為例,股數5.9745億股,以前每股股價22萬,市值131.45萬億,現在市值當3億,即有人吸左幾多萬億用於享樂?
向下炒的唔止呢d,只不過呢3隻較有教育意義
對於呢類股,其實湯兄做左個相關指數,市值下趺指數就上升,由1000點升至2800點,代表剩係呢1年已經向下炒低左2/3
http://www.editgrid.com/user/greatsoup/%E8%8F%AF%E5%8C%AF%E6%8C%87%E6%95%B8
以祖師爺威利為例,股數5.9745億股,以前每股股價22萬,市值131.45萬億,現在市值當3億,即有人吸左幾多萬億用於享樂?
向下炒的唔止呢d,只不過呢3隻較有教育意義
對於呢類股,其實湯兄做左個相關指數,市值下趺指數就上升,由1000點升至2800點,代表剩係呢1年已經向下炒低左2/3
http://www.editgrid.com/user/greatsoup/%E8%8F%AF%E5%8C%AF%E6%8C%87%E6%95%B8
增持味丹
今日以0.79增持了12000股味丹,原計劃是打算增持鴻興的,但指數下跌佢都冇郁過,想改買震雄,又升左一截,於是改為買跌左一輪又毫無起色的味丹
聽日月供會買入40股上下的匯豐,到時先補返資料
中銀又係公司到宣傳了,話買雅居樂可以p-1.5,係澳門貸款買中山雅居樂?硬銷都唔係咁架,睇黎雅居樂的財政好唔掂,另外中銀又再有的3厘半的貸款,味皇7月還完,打算再借
聽日月供會買入40股上下的匯豐,到時先補返資料
中銀又係公司到宣傳了,話買雅居樂可以p-1.5,係澳門貸款買中山雅居樂?硬銷都唔係咁架,睇黎雅居樂的財政好唔掂,另外中銀又再有的3厘半的貸款,味皇7月還完,打算再借
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
6月8日
今日以1.75沽出14000股中外運,用3.05換回8000股中外航,一來一回多左500股
很多船公司的航線加價,前特首的公司也開始恢復盈利,貿易情況也不是太壞
英國石油漏油會賠死佢咁話,正如當年萬寶路比人罰幾百億咁,一時的事件可能影響公司的存亡時,寫新聞時誇大一點會較易落筆
英國石油是萬無一失的股票,漏油前的股東會咁講,正如中石油是萬無一失的股票,只是佢仲未漏油
話說早排南北韓張弓拔弩,最近就冇曬聲氣,現代戰爭變成按鈕戰爭,以前男人之間會用拳頭互相了解,因為怕死而改用飛行道具,對方也投入資源開發應付,結果只是雙方的拳頭的長左,花大錢投資偵察機構,對方又花大錢反偵察,但浪費咁多資源後,大家都一樣發雞盲,高科技戰爭的效果同隻揪的效果其實並無不同,一方勝一方負而已,只是因為看不見對方個樣的戰鬥就沒有罪惡感嗎?
他們之間會怕甚麼呢,北韓會怕死,南韓怕養窮人,互啤一輪之後多數唔會有野發生,只是旁人比當時人更著急而已
著急之下投資者做了搞笑的決定,因為避險而買入日元,想像一下萬一真係開戰,第一粒核蛋會飛去南韓定日本?
歐豬方面,歐元貶值,好似很不好咁,但想像一下,甲借了乙10蚊,乙又借了甲10蚊,大家有借同冇借有乜分別?資產是不會走的,人也要生活,企業同人做生意而不是同歐元做生意,商品需求不會改變,變的只是銀碼同交易方式,有人不想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的銀碼改變,只是他們屯積太多資產負債的結果
冰島破左產,但人又係一樣咁生活
很多船公司的航線加價,前特首的公司也開始恢復盈利,貿易情況也不是太壞
英國石油漏油會賠死佢咁話,正如當年萬寶路比人罰幾百億咁,一時的事件可能影響公司的存亡時,寫新聞時誇大一點會較易落筆
英國石油是萬無一失的股票,漏油前的股東會咁講,正如中石油是萬無一失的股票,只是佢仲未漏油
話說早排南北韓張弓拔弩,最近就冇曬聲氣,現代戰爭變成按鈕戰爭,以前男人之間會用拳頭互相了解,因為怕死而改用飛行道具,對方也投入資源開發應付,結果只是雙方的拳頭的長左,花大錢投資偵察機構,對方又花大錢反偵察,但浪費咁多資源後,大家都一樣發雞盲,高科技戰爭的效果同隻揪的效果其實並無不同,一方勝一方負而已,只是因為看不見對方個樣的戰鬥就沒有罪惡感嗎?
他們之間會怕甚麼呢,北韓會怕死,南韓怕養窮人,互啤一輪之後多數唔會有野發生,只是旁人比當時人更著急而已
著急之下投資者做了搞笑的決定,因為避險而買入日元,想像一下萬一真係開戰,第一粒核蛋會飛去南韓定日本?
歐豬方面,歐元貶值,好似很不好咁,但想像一下,甲借了乙10蚊,乙又借了甲10蚊,大家有借同冇借有乜分別?資產是不會走的,人也要生活,企業同人做生意而不是同歐元做生意,商品需求不會改變,變的只是銀碼同交易方式,有人不想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的銀碼改變,只是他們屯積太多資產負債的結果
冰島破左產,但人又係一樣咁生活
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
奧普的回應解讀
很少一次出咁多文,皆因味皇相當重視這項投資
比較味皇同另一位讀者的問題
味版本:
1、为什么要投资成都项目?
(1)公司上市近四年以来,一直保有3亿元的现金没有用,现金的使用效率低下,且目前在严重资产通胀的环境下,现金相对贬值,需要用部分资金去购买一些优良资产。
(2)成都项目涉及的产业是汽车服务产业,属于朝阳产业,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杭州牵银投资公司对于此项目已经有一定的运作基础,我们参与可以分享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。我们在成都投资的是一个服务旅游业项目,具体来说就是汽车4S店有关的销售集群和汽车有关的主题乐园。就我们调查,成都是一个非常休闲的城市,对于近郊旅游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。
2、该项目投资安全,把握性大,回报预计可观
(1)首先上市公司的投资额度不会影响公司的营运,公司管理层也不会让一个项目占用大量的资金,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转。我们要求成都项目公司滚动开发,合作开发,不能把摊子一下铺得太大。
(2)当地政府承诺的商业地价非常低,而且地段位置非常好,有利于商业的开发。而且当地政府给予很多政策,如配套住宅用地。
(3)汽车产业在中国及成都当地发展非常迅速,由此带来的汽车服务业和汽车延伸产业会有非常巨大的需求,因此公司非常看好这一产业。
3、成都项目投资会否影响主业的发展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董事会的目标非常一致,上市公司管理层仍然将努力拓展主业,使主业保持快速增长,这是上市公司的立身之本。成都项目主要由杭州公司进行规划和运作,公司不会花很多精力在此项目,上市公司要做的就是对成都项目公司的财务进行控制,保证资产的安全。
4、会否对上市公司分红和业绩产生影响
目前上市公司的自有现金有3亿元,无银行借款,基本上每年有多少净利润就有多少经营性现金流入,即使上市公司资本性现金流出2.5亿元,也不会影响奥普每年正常的分红,而且奥普的财务杠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。关于以股代息和增加分红的规模问题,由于奥普每年的分红基本上再80%以上,剩余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剩下不多(国内只能在未分配利润范围内分配股息),只能是每年增加的利润进行分配,虽然奥普的现金还有很多。
由于成都项目不会进行合并报表,现时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几乎没有
5、奥普不是没有想过股票的回购,但是一旦回购,奥普的交易量会更少。
6、奥普也一直在关注于行业内企业的收购,但是,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,所以收购还不如自己直接制造或建厂。奥普现在考虑的就是收购一些行业相关的企业,如卫生间的产品。
7、奥普的产品在港澳拓展问题,奥普一直在致力向香港市场拓展产品,我们也已经联系了一个代理商,估计七八月份产品会在香港上市,这些产品主要针对香港市场的抽风、干衣、照明和部分取暖功能。
8、环保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,奥普投资的合资公司听说四五月份已经盈亏平衡,他们公司采取的收款模式和奥普的模式相当。另外他们的毛利率水平也非常高,只是略低于浴霸的毛利率。
路人版本:
1、为什么要投资与公司主业无关的成都汽车服务业项目?
(1)公司上市近四年以来,一直保有3亿元的现金没有用,现金的使用效率低下,且目前在严重资产通胀的环境下,现金相对贬值,需要用部分资金去购买一些优良资产。
(2)成都项目涉及的产业是汽车服务产业,属于朝阳产业,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杭州牵银投资公司对于此项目已经有一定的运作基础,我们参与可以分享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。
2、该项目投资安全,把握性大,回报预计可观
(1)首先上市公司的投资额度不会影响公司的营运,公司管理层也不会让一个项目占用大量的资金,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转。我们要求成都项目公司滚动开发,合作开发,不能把摊子一下铺得太大。
(2)当地政府承诺的商业地价非常低,而且地段位置非常好,有利于商业的开发。而且当地政府给予很多政策,如配套住宅用地,成都项目公司只要开发一部分配套住宅,估计在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收回总投资。
(3)汽车产业在中国及成都当地发展非常迅速,由此带来的汽车服务业和汽车延伸产业会有非常巨大的需求,因此公司非常看好这一产业。
3、成都项目投资会否影响主业的发展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董事会的目标非常一致,上市公司管理层仍然将努力拓展主业,使主业保持快速增长,这是上市公司的立身之本。成都项目主要由杭州公司进行规划和运作,公司不会花很多精力在此项目,上市公司要做的就是对成都项目公司的财务进行控制,保证资产的安全。
另外需要说明的是:公司的主业只需要很少的流动资金就能运转。
4、会否对上市公司分红和业绩产生影响
目前上市公司的自有现金有3亿元,无银行借款,基本上每年有多少净利润就有多少经营性现金流入,即使上市公司资本性现金流出2.5亿元,也不会影响奥普每年正常的分红,而且奥普的财务杠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。
由于成都项目不会进行合并报表,现时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几乎没有。
可見奧普是事先準備了一堆官話復制貼上的,不過這是情有可原的,從來沒有人期望別人會隨機應變式的回答固定問題,可過官話中也會找到有用請報,這就涉及了中文的解讀能力,各位在番學時有冇認真學中文?味皇雖然英文完全不行,但對中文能力頗有自信(雖然執筆忘字)
根據上面重覆的官話,奧普說:
1.錢太多,存款又低息,要搵地方駛
2.本業營運資金所需甚少,不能消耗多餘資金,因此投資其他行業
3.自稱投資汽車的成功率很高,由於奧普不肯正面回答味皇關於回報率的問題,因此假定回報率低於回購股票的17%
4.投資汽車是榥子,實際目的是為了低價投地,同港澳的巴士公司如出一徹
5.投資方式是拋下一舊錢不管,等將來收番更多,等同打機的"軍資金調達"
6.奧普的現金真係有3億的話,投資不會影響現在的派息,因為是閒置資金
由於味皇的問題較多,所以有味版本獨有的話,而根據上面不重覆的話,奧普說:
1.不打算回購,少利用資本市場,不打算收購上下游公司,業內其他公司其實有暗病
2.奧普打算自力進行擴張,收購會很慎重,真係收購都只集中在相似類型的產品
3.奧普浴霸在7,8月在香港登場
4.環保灶已收支平衡,可為盈利帶來即時的正面影響,而環保灶是冇季節性的
5.環保灶的營運模式同浴霸一樣,用代理商的訂金營運,公司冇資金需要,可以派高息
6.環保灶的毛利率用"略低于浴霸"的字眼,估計在3x%左右
7.講環保灶的時候用了第三身句式,說明奧普博朗尼是獨立運作,無論行政管理定商業營運,將來可能分家
其中第4,5點是味皇得到的最重要而又有益的資訊,派息率他們並沒有拍心口保證,但即使派息率下降至35%,博朗尼提供的盈利亦可以補返一部分,實際上我們能收到的股息不會少得幾多,另一方面,博朗尼也會收到訂金,也有盈利,現金只會有增無減,因此味皇願意相信今次的投資只是小插曲,不影響奧普的投資價值,味皇會繼續增持奧普
同樣是奧普的股東,現在就差湯財兄未提問了
比較味皇同另一位讀者的問題
味版本:
1、为什么要投资成都项目?
(1)公司上市近四年以来,一直保有3亿元的现金没有用,现金的使用效率低下,且目前在严重资产通胀的环境下,现金相对贬值,需要用部分资金去购买一些优良资产。
(2)成都项目涉及的产业是汽车服务产业,属于朝阳产业,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杭州牵银投资公司对于此项目已经有一定的运作基础,我们参与可以分享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。我们在成都投资的是一个服务旅游业项目,具体来说就是汽车4S店有关的销售集群和汽车有关的主题乐园。就我们调查,成都是一个非常休闲的城市,对于近郊旅游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。
2、该项目投资安全,把握性大,回报预计可观
(1)首先上市公司的投资额度不会影响公司的营运,公司管理层也不会让一个项目占用大量的资金,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转。我们要求成都项目公司滚动开发,合作开发,不能把摊子一下铺得太大。
(2)当地政府承诺的商业地价非常低,而且地段位置非常好,有利于商业的开发。而且当地政府给予很多政策,如配套住宅用地。
(3)汽车产业在中国及成都当地发展非常迅速,由此带来的汽车服务业和汽车延伸产业会有非常巨大的需求,因此公司非常看好这一产业。
3、成都项目投资会否影响主业的发展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董事会的目标非常一致,上市公司管理层仍然将努力拓展主业,使主业保持快速增长,这是上市公司的立身之本。成都项目主要由杭州公司进行规划和运作,公司不会花很多精力在此项目,上市公司要做的就是对成都项目公司的财务进行控制,保证资产的安全。
4、会否对上市公司分红和业绩产生影响
目前上市公司的自有现金有3亿元,无银行借款,基本上每年有多少净利润就有多少经营性现金流入,即使上市公司资本性现金流出2.5亿元,也不会影响奥普每年正常的分红,而且奥普的财务杠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。关于以股代息和增加分红的规模问题,由于奥普每年的分红基本上再80%以上,剩余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剩下不多(国内只能在未分配利润范围内分配股息),只能是每年增加的利润进行分配,虽然奥普的现金还有很多。
由于成都项目不会进行合并报表,现时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几乎没有
5、奥普不是没有想过股票的回购,但是一旦回购,奥普的交易量会更少。
6、奥普也一直在关注于行业内企业的收购,但是,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,所以收购还不如自己直接制造或建厂。奥普现在考虑的就是收购一些行业相关的企业,如卫生间的产品。
7、奥普的产品在港澳拓展问题,奥普一直在致力向香港市场拓展产品,我们也已经联系了一个代理商,估计七八月份产品会在香港上市,这些产品主要针对香港市场的抽风、干衣、照明和部分取暖功能。
8、环保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,奥普投资的合资公司听说四五月份已经盈亏平衡,他们公司采取的收款模式和奥普的模式相当。另外他们的毛利率水平也非常高,只是略低于浴霸的毛利率。
路人版本:
1、为什么要投资与公司主业无关的成都汽车服务业项目?
(1)公司上市近四年以来,一直保有3亿元的现金没有用,现金的使用效率低下,且目前在严重资产通胀的环境下,现金相对贬值,需要用部分资金去购买一些优良资产。
(2)成都项目涉及的产业是汽车服务产业,属于朝阳产业,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杭州牵银投资公司对于此项目已经有一定的运作基础,我们参与可以分享高速增长带来的成果。
2、该项目投资安全,把握性大,回报预计可观
(1)首先上市公司的投资额度不会影响公司的营运,公司管理层也不会让一个项目占用大量的资金,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转。我们要求成都项目公司滚动开发,合作开发,不能把摊子一下铺得太大。
(2)当地政府承诺的商业地价非常低,而且地段位置非常好,有利于商业的开发。而且当地政府给予很多政策,如配套住宅用地,成都项目公司只要开发一部分配套住宅,估计在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收回总投资。
(3)汽车产业在中国及成都当地发展非常迅速,由此带来的汽车服务业和汽车延伸产业会有非常巨大的需求,因此公司非常看好这一产业。
3、成都项目投资会否影响主业的发展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董事会的目标非常一致,上市公司管理层仍然将努力拓展主业,使主业保持快速增长,这是上市公司的立身之本。成都项目主要由杭州公司进行规划和运作,公司不会花很多精力在此项目,上市公司要做的就是对成都项目公司的财务进行控制,保证资产的安全。
另外需要说明的是:公司的主业只需要很少的流动资金就能运转。
4、会否对上市公司分红和业绩产生影响
目前上市公司的自有现金有3亿元,无银行借款,基本上每年有多少净利润就有多少经营性现金流入,即使上市公司资本性现金流出2.5亿元,也不会影响奥普每年正常的分红,而且奥普的财务杠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。
由于成都项目不会进行合并报表,现时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影响几乎没有。
可見奧普是事先準備了一堆官話復制貼上的,不過這是情有可原的,從來沒有人期望別人會隨機應變式的回答固定問題,可過官話中也會找到有用請報,這就涉及了中文的解讀能力,各位在番學時有冇認真學中文?味皇雖然英文完全不行,但對中文能力頗有自信(雖然執筆忘字)
根據上面重覆的官話,奧普說:
1.錢太多,存款又低息,要搵地方駛
2.本業營運資金所需甚少,不能消耗多餘資金,因此投資其他行業
3.自稱投資汽車的成功率很高,由於奧普不肯正面回答味皇關於回報率的問題,因此假定回報率低於回購股票的17%
4.投資汽車是榥子,實際目的是為了低價投地,同港澳的巴士公司如出一徹
5.投資方式是拋下一舊錢不管,等將來收番更多,等同打機的"軍資金調達"
6.奧普的現金真係有3億的話,投資不會影響現在的派息,因為是閒置資金
由於味皇的問題較多,所以有味版本獨有的話,而根據上面不重覆的話,奧普說:
1.不打算回購,少利用資本市場,不打算收購上下游公司,業內其他公司其實有暗病
2.奧普打算自力進行擴張,收購會很慎重,真係收購都只集中在相似類型的產品
3.奧普浴霸在7,8月在香港登場
4.環保灶已收支平衡,可為盈利帶來即時的正面影響,而環保灶是冇季節性的
5.環保灶的營運模式同浴霸一樣,用代理商的訂金營運,公司冇資金需要,可以派高息
6.環保灶的毛利率用"略低于浴霸"的字眼,估計在3x%左右
7.講環保灶的時候用了第三身句式,說明奧普博朗尼是獨立運作,無論行政管理定商業營運,將來可能分家
其中第4,5點是味皇得到的最重要而又有益的資訊,派息率他們並沒有拍心口保證,但即使派息率下降至35%,博朗尼提供的盈利亦可以補返一部分,實際上我們能收到的股息不會少得幾多,另一方面,博朗尼也會收到訂金,也有盈利,現金只會有增無減,因此味皇願意相信今次的投資只是小插曲,不影響奧普的投資價值,味皇會繼續增持奧普
同樣是奧普的股東,現在就差湯財兄未提問了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