唔計綠債,全年上市58隻,近年最少,保薦人排除18隻,合格率69%,史上最高,雖然少了很多牛鬼蛇神,但上面依然有一眼睇得出的微信女體系
首先我們回顧下,公司上市的目的:
1.想要錢,但想唔借錢,上市代替借錢
2.欠錢,想要錢還債
3.想掛上市公司的頭銜
4.做假數,想要圓左條數
5.特登做蝕本生意,次後上市抽水一次回本
6.公司用開公數支付巨大的上市開支,之後券商回佣比老闆個人
7.公司消耗大量本地貨幣,由上市兌換成大量的境外貨幣
大致係呢幾類,如果作細部說明,類似會係咁:
1.想要錢,但想唔借錢,上市代替借錢
A.公司33%機會係淨現金公司,B.33%機會上市前派息派乾塘比老闆的公司,C.33%機會係借左錢冇能力再借的公司
A類有現金流,又唔想借錢,一般用"想收購乜乜"的名義上市,呢類公司幾年後值得買,派息通常一開始就甚高
C類可能現現金流也可能冇,上市的名義乜都有,但目的都是還債,集資直接還,或向老闆本人收購垃圾比錢老闆還,呢類公司有時好垃圾,過幾年再睇條數先
B類有現金流,上市前派曬D現金比老闆,空殼上市,有D仲借盡黎派息,上市後由股東一齊還,呢類公司,呢類公司頭幾年唔派息,還清先開始派高息,因此臨還清先開始買
2.欠錢,想要錢還債
50%爛泥扶唔上壁,50%救得返,過幾年先考慮
3.想掛上市公司的頭銜
老闆愛虛名,50%係好公司,50%壞公司,公司的質量由上市果一刻已經確定,但愛高大威的領導人一般好極有限
4.做假數,想要圓左條數
好似福建股咁,有專用的保薦人律師核數師三位一體做良性審計,說公司好故事,劇情像童話一樣美好,內容物也像童話,上市集資的錢有入冇出,金流應該都流入三體人而不是老闆同公司度
最近國家要求大家要做更加良性的審計,作為弱小投資者,係迷霧入面搵路,有兩個路標無論以後點良性,點進化,都仲可以參考,一個係派息,一個係已繳稅項
5.特登做蝕本生意,之後上市抽水一次回本
殺頭生意有人做,大6特有的蝕本生意也有人做,呢類公司會將"市佔率"呢個詞一直掛在嘴邊,借成身貴利,貼錢做生意,比錢買人頭,請公關公司吹,落本賣廣告,係咁收會員,佢地的理論是"開頭蝕錢唔緊要,搶到市佔率,逼退競爭者,之後加價就賺得返",實際佢地要不是呃大筆按金之後走佬,就是用離譜的估值上市,一次過抽水把維持蝕本生意借的錢都討回來,呢類公司垃圾到唔垃圾,但會做公關,是市場焦點,甚至連藍籌也能做,風摩萬千股民,改良社會風氣,刺激金融市道,GDP係咁升,但味皇認為仲衰過賭魚蝦蟹
按照味皇對老千股的定義,只要賺錢目標不是賺消費者錢,而是賺股東錢就是老千股,呢類100%符合味皇的老千股定義
6.公司用開公數支付巨大的上市開支,之後券商回佣比老闆個人
早幾年開始,好多公司上市集資,但上市開支超過集資額的一半,即係集資來的大半錢都係比券商,上市集資上市開支是必要支出,必要支出比券商再變成券商的必要支出,例如炒藝術品現在已經落後,現在最當炒的係炒球員,值800萬的球員只要開價8000萬,就可能有6000萬回佣空間咁,反正銀行錢不是錢,銀行不能走,但老闆可以成日換,以前普度斯基話中超出高人工簽佢,去簽約時,各種經紀十幾二十人在場最後嚇L走佢
例如最近一隻新股上市,下面一堆寄生蟲,這也是刺激經濟的一環,一年執70間券商,大雞也要食細米,只要篤屎入面有未消化的豆也要爭住舐,咁代表一半機會券商準備超水平發揮,一半機會券商係會回佣
假設集資額50%係上市開支,公司最後只會收到一半的錢,咁代表收一半的錢老闆都認為制得過,即是上市價是老闆制得過的雙倍價錢
於是上市後跌一半非常合理
以前上市開支最多十幾二十%時,少有插得咁離譜
公司50%機會好,50%機會壞,但是等佢先跌一半,再跌多一半,咁先好買
7.公司消耗大量本地貨幣,由上市兌換成大量的境外貨幣
公司老闆集資之後就會去拿外國護照,公司本身會做大量投資,以立即浪費為目的的居多,投資回報隨緣,一般聲稱是長期投資回收期長點冇問題眼光要放遠D云云,呢類公司100%會借借很多錢,即使集左資也會越借越多
大概係咁,所以味皇咁抗拒新股,呢度7種,得3類中的一半比較有投資價值,折合出黎凡是新股,也就得21%是投資級,79%都是垃圾,而果21%也要等好幾年插過番尋味先再買
經驗而言,味皇沒有買新股,但買親的大半是半新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