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股票都在最近除淨,多數人都有個認知就是股息會在股價上扣除,完全是零和的混吉
那麼按照多數人的理論,如果大c每日痾1磅,到下年佢的體重就是0了
這個認知是建立在持股時間比業績期短的前提上的,求其當大c重300磅,可以砸到鱷魚嘔的重量,佢痾左1磅,體重就下降為299磅,但大c會在第日痾c之前食飯,體重會重新回升到300磅,換成股票,公司有3億淨值,派3650萬息,咁第二日佢淨值就得返2.6億,股價按比例下跌,但佢會到下次派息中間果365日,會賺返d錢補充淨值,下年又有得派,等於大c痾完又食返一樣,如果股民買入後一陣就賣左,例日如1個星期,公司7日賺得70萬,70/26350=0.27%,公司淨值補充返0.27%,即使可以反映在股價上,股民也不會察覺,因此持股短炒同長揸的人的世界觀是完全不同的,夾硬模仿別人的門派是沒有好結果的
另外,由於多數人都興短炒,比例大慨8:2左右,好似有磚家話,一般來說人類行為只要同錢銀有關,多數派同少數派的比例一般都是8:2,意思大慨是說窮人同有錢人的比例是8:2,比人昆的股民同昆人的股民比例是8:2,買奶粉的內地人同本地人的比例是8:2,情婦同老婆的比例是8:2諸如此類的,準唔準一件事,既然大部分人是走短炒路線的,那麼提供經紀服務的港交所就自然會傾向提供更多的短炒項目
那麼多人買藍籌股,以為藍籌最安全,而最後蝕左錢就話藍籌不安全,那麼其他股一定比藍籌更不安全,進而就說所有股票都不安全
咁我們看看恆指成份股的入選標準:
1.市值同成交額
2.佔恆指的行業比重是否過重
3.財政
除左財政之外,藍籌的入選與否同公司本身沒有關係,其中市值同成交額是為左遷就大多數人,即是短炒的人而設的,行業比重是為左個指數好睇d唔會變成恆生地產指數或者恆生金融指數而設的,至於財政雖然同安全性有關,但佢用的只是一個之前幾年的盈利同負債比率的數字指標,如果當年霸王上市果時有幾百億市值,佢一樣會變藍籌
簡單的說,恆指成份股雖然安全的品種也佔不少的比例,但佢地的入選,安全性不是主要考量,點樣比經紀賺最多定的佣先係目的
如果恆指成份股不是,百麗,恆安,同埋富士康,而是長江基建,長江基建,再加埋長江基建,咁應該冇人會話出事,不過就沒有想像空間了,叮噹的配角當中,靜宜,技安同阿福戲份很多,而春木杉基本沒有戲份,你們知道作者的解釋嗎?"小朋友需要的是想象力,而不是理性,春木杉可以用科學解決所有問題,這樣會殺死夢想的,這是比死小孩看的動畫,唔on9邊個會睇?",以2號台播過的藍貓為例,走知識份子路線有成功過?政治d野你識條毛,走民眾路線方可成功
藍籌並不是值得迷信的宗教,這是對於味皇這類小眾而言,大眾能夠輕易得到藍籌的大量資訊,因為任何時候都有人主動提供,而其他股要靠自己攞料,多數人每日要返工,交租供樓,唔想自己花時間落手,自己踩c而不能賴人做人就太悽慘了,好彩經紀有提供比人賴的服務,作為多數人的話,走民眾數線,不能跑出至少也不會比旁邊的人落後,點都有人陪,高調地走,大把朋友,如果你買股票的目的是收息的話,你就是小數人,同多數人走同一條路線,就是走錯路,9成hihi,死左仲會群眾恥笑,走返小眾數線,低調做人,似7頭,冇朋友
似乎對大眾同小眾來看,藍籌代表的分別是前者生活的本身,後者代表生活的手段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