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

多數服從小數

比如在100人的民主議會裡面,如果分為建制派同反對派,只要一方有51人就可以控制政府,如果該派別又分為多數派同少數派,26人的多數派就可以控制該派別,從而控制政府,民主制度表面上是多數決,但實際上都是由少數人話事,即是說任何制度之下,最終都是多數服從小數,在遊行之前,最好先學好常識
此手段應用在公司財技上,只要多層間接持有51%的投票權,就可以用少量資本控制龐大的商業帝國,隔一層需51%的資金,隔兩層需26%的資金,如此類推,"證券分析"書上稱之為金字塔資本結構
這金字塔好似在1929年前特別流行,上市公司同控股公司隔好多層子公司,投資於持有基金的基金的基金等,副作用可以自己睇證券分析,就講香港,置地也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
好果只看好處的話,26%就是大約4倍槓桿,13%就是大約8倍槓桿等,資金投入少是好處一,收購別公司的51%可控制別公司的100%資產,現在用數字說明
假設甲乙母公司有現金100蚊,母公司用51蚊收購甲,完成收購後兩公司的報表合併,兩公司共有149蚊,再用甲的51蚊收購乙公司,最後母公司同時吸收了甲乙兩公司,現金成為198蚊
再進階一點,母公司發債51蚊收購甲,用甲的現金還母公司的債,仲剩49,再用甲的49蚊加多兩蚊收購乙公司,最後母公司只用2蚊就同時吸收了甲乙兩公司,現金也是198蚊
這是公司免費快速擴張的方法,但戲玉不在這裡,吸收的公司除了資產合併外,更重要的是盈利合併,會計上51%同49%的入賬方式不同,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在股市上呼風喚雨
比如有間賺錢的公司甲同蝕錢的公司乙,母公司收購甲51%引至盈利數字上升,令股價上升,母公司配股集資再收購其他的甲,一直咁玩落去,又母公司收購乙的49%沒有虧損入賬,股價不會下跌,其間可以用集資的餘款不斷收購其他的乙,如果乙轉盈,就再收購多2%入賬,令盈利數字上升,再配股集資,如果甲轉虧,就沽出2%除名,總之在51同49%之間遊走,令盈利不斷上升同配股,當有公司經營極佳時就分拆上市,等經營轉差時就私有化,好轉時又注入,周而復此,如果有負債,仲可以將負債塞去49%的公司度,當冇事發生,好駛好用
不是說其他公司,就是說利豐
事實上味皇如果是上市公司老闆,我也會用同一招式,雖然屬於龐氏,但令公司快速擴張正是最好的結果
既然是龐氏,爆破的條件是甚麼呢?配唔到股是也,如果冇負債,咁就好閒啫,股價是建基於收購增長上,收購一停冇增長,股價跌到七彩而已,對公司本身絲毫無損,但如果有負債,例如發換股債收購,股價下跌時冇人肯換股,都要錢,股價下跌時投資資產下跌,令負債比率提高而違約,有時又有股權抵押,股價下跌追差價等,由於子公司只有部分權益,賣出也不會多錢,何況呢個時候都唔方好價,大股東一定跳樓
投資利豐股票我就冇興趣,有錢我自己開返間利豐就有興趣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