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

投資中國的輕工業

根據方向報的說法,俄羅斯,印度,巴西有三成以上的出口總值是由資源同農作物構成,只有中國的出口總值94%由工業構成,"世界工廠"名不虛傳

中國的的經濟成長世界第一,相信污染成長也是世界第一

上回提到投資中國的重工業,再重溫一次兩個重點--地理位置優越&價格合理以下

今回續講輕工業

講輕工業先要講地理(味皇的只有地理一科的成績是非常好的)

中國的輕工業大致可理解成"五川",五川者,松花江,黃河,淮河,長江,珠江也

中國的大河都是由西向東流,地勢使然,上游位於高原山岳,藏有大量礦物,松花江流域氣候太凍,而且人口較少,污染也不會有人投訴,比較適合發展重工,但松花江由於位處邊境,水運不通,中國的輕工是出口居多的,不能用水路就不能出口,加上工人不足,因此黑龍江不適合發展輕工,哈爾濱的工業以農機電機為主,只能內銷,少出口自然技術要求低,難以進步

黃河流域盡是黃土,風沙嚴重,黃河水量又少,運力低,同樣不適合發展輕工,由於流域內煤炭多,因此鐵路建設發達,比較適合發展重工,但是鐵路運作消耗能源比水運多得多,不是長遠之計,河套一帶發展了大型的重工設置,但這是大躍進時代的產物,雖然有發展大西北的政策,但都不會影響黃河中上游不適合發展輕工的結果,因為該等地區地的作用只是輸出資源,資源耗盡就會廢城,人口亦不會長駐,黃河流域能發展輕工的地方是涇河渭河口流處以下的地區,即由開封至天津的河段,是涇渭合流後的水量可以行駛大船,只要在幾百年前水運發達就能聚集人口,人多則路通,可以發展輕工,華北農業發達,工業會比較多食物化工公司,按河口距離的不同,河南攻內銷,河北攻出口,北京有很多大學,河北的出口公司的技術含量應最高,黃河河口在天津同秦皇島,華北的產品皆出天津(或許投資天津港比投資華北工業更好),由於黃河流域多煤,華北的輕工以高耗能為主

長江的水量足以支持水運的河道由上海至重慶,上游多礦石,途中可以生產各種原材料,下游出口,由長江上游至下游,上游多為材料加工,例如肥料,建材等比中下游用,中游多是化工等供內銷,下游多為工件裝配,例如設備等用於出口,由於人口多,而且是多手瓜起輾,食飯少少錢的人,因此都是勞動密集型工業,河口在上海,而上海面積大,水深,大學多,上海一帶生產的工業產品是用於出口的,技術最高,而且上海仲有個優勢,就是有一間世界級的鋼鐵廠寶山鋼鐵,基於一山無二虎的道理,一國不能有兩個第一,由於北京是政治中心,港務又要天津分工,因此中國的工業第一不會在京津,而會是廣州同上海是但選一個,因為虎門港水淺,加上廣州工人雖然手瓜起輾,但食飯要駛錢,所以中國的工業第一是上海的幾會很大,投資上海就是投資中國第一(同樣投資上海的海運一樣是好事)

淮河由於京杭運河的關係,已經成為長江的支流,淮河的工業中心主要在無錫等地,生產的產品多是支援上海生產的,如果不是供貨上海的公司都是內銷

珠江同流域缺乏特別資源(石灰石就多),水淺,大船通航河道最多係去到肇慶,用途唔大,南方多雨,樹林多竹林多,珠江中上游的工業以木材加工業為主,例如造紙,傢私等,下游廣州,佛山,東莞以接香港的出口代工訂單為主,產品缺乏原創性,普遍技術力低下,工業重量不重質,加上南方民工開始貴,又成日停電,香港傳媒又八卦,澳門又開賭,前途相對不是咁好

以上海為中心,無錫,杭州,蘇州,常州,南京等工業重鎮成了上海的衛星城市,組成"長三角",等於廣州為中心的佛山,南海,東莞,電白,順德,深圳等的"珠三角",而北京,天津,秦皇島,唐山組成的"渤海三角"同前兩者相比就遜多了

按地理區分,第一要點還是地理位置,沿海無比重要,首先是出口有利,就算產品不出口,海運一樣可以運至人口多的沿海城市銷售,況且沿海城市地皮貴,將來轉戰內陸時舊廠也能高價脫手變住宅,其中地點,上海是第一線選擇,第二線是廣州,深圳,第三線是天津,大連,青島,廈門,汕頭等沿海大港



上次講地理,今次講分類

用水喉作為例子,工業產品是如此分類:

礦石-->生鐵-->鋼-->五金-->水喉通-->水龍頭-->鑲金水龍頭

在五金之前的是重工業,五金之後的是輕工業,家家戶戶都要用大量水喉通,水龍頭用量只需幾個,而鑲金水龍頭只有個別人會用,所有任何產品的原始狀態都是五金同之前的產物

再用水喉作為例子,以毛利率計是如此分類:

礦石=生鐵=鋼=五金<水喉通<水龍頭<鑲金水龍頭

用途越廣泛的產品毛利率越低,但銷售量大,而且一定賣得出,產品一開給專化,指定某類用戶時,毛利率就會提高,但銷售量就會變少,而且有積壓的風險,越是專門的產品,就越是好賺,相對賣唔出的風險會越高

我們可以發現五金前的公司,營業額閒閒地幾百億,先賺十幾廿億,而五金後的公司,營業額十幾億就賺到好幾億,主要是面向的市場不同

但是,五金後的公司可以賺大錢,也可以蝕大錢,因市場是容易改變的,但五金前的公司可以賺少,但不能不賺錢,否則工業鍊就會斷裂,社會的生產將停頓

中國人口多,市場大,內需固然賺錢,例如格力可以有足夠的能力賺多過大金同開利,建滔也有機會超越杜邦,但是中糧唔會超越亨氏,南車唔會超越波音,原因在於貿易保護

不僅在於政府上的貿易保護,更多的是心理的貿易保護,係人都知中國的電視機會爆炸,外國人唔鍾意買,同樣中國的罐頭外國人唔信任,因為心理上會食壞人,高科技產品的訂單唔會到中國,因為面子同政治因素過唔去,完全不是因為質量的問題,只要將產品打上外國招牌就可以改變,完全是心理的問題

外國牌子可以進入中國境內同本地競爭,而本地廠商卻不可反攻外國市場,戰略上相當不利,本地廠商大有成長空間,但只限於經濟量上升帶來的水漲船高,而非擴大佔有率,解決方法是在本國實施同樣的貿易保護驅逐外資,但政策的貿易保護即使實施,平民在心理上依然是祟洋,至少我們未曾聽過西洋人推祟中國貨

主要是中國想要外國技術之餘又唔想同鬼佬埋堆,而鬼佬想賺中國人錢之餘又唔想令共產黨強大,因此先咁多針對中國貨的政策

根據外國以往的成功經驗,要根治這一問題的方法是是但一方政變,顯然這不是適用於中國的方法,原理是消除意識形態的差異的話,以本傷人是可以治標的,賄賂外國官員由於單個官員的權力細,同時賄賂一堆官員的成本會很高,而且不一定同心,易有手尾,相反中國單個官員的權力大,成本低見效快,就算有事,否認同一個人有關比否認同一班人有關容易,因此外資入中國比中資出國易得多

接受中國產品的外國人,通常是比中國人窮同比鬼佬睇唔起的第三世界國家人口

反包圍的方法唔係冇,趁人病攞人命囉,國貨雖然唔比進口,但人民幣是通行無阻的,用錢收購外國人的企業,外國政府想阻只能一味靠拖,等人打救,萬一冇人出手時,想阻都阻唔到

我們在投資時,應該要考慮"這一企業能否征服世界",就算只是征服地區都好,中國內需再大也有個限度,市場要同外資分享,毛利率自然下跌,賺錢方法不外乎提高毛利率同增加銷售量,基於這原理,特別是我們要暴利時,有兩個方法:1.獨佔市場 2.無限供應

鑲金水龍頭的市場很細,肯定不能通過無限供應來發達,相反,因為市場細,要獨佔就容易得多,只要以本傷人一段時間就可以,外資在財力佔優,大路行業容易受其壓制,但奇怪的行業可能沒有外資,可能是看不上眼,可能是新興行業,個別稍強企業可以利用時間差強化自己的優勢,當自己足夠強大或市場足夠細時,就可以排除行業競爭

而五金這些基礎產品毛利率雖然極低,但起碼唔會低過利率,因市場很大,有工廠就有五金,加上是消耗品,能夠用無限供應的方案,中國有一樣無可比爾的優勢--世界工廠,全世界的工業產品都在中國生產,外資比起污染本國,寧願污染別國,於是紛紛在中國設廠,結果全世界的五金都在中國消耗,因此能夠無限供應,中國仲有很多窮到褲穿窿的工人,加上內需大,(汗血)工廠至少唔會在最近遷走

越基礎的產品需要的選股能力越低,因為需求常在,而越專化的產品需要的選股能力越高,因為容易失敗

選股的要點是,越基礎的產品,公司的財力要強同接近用戶,最好是工業中心的指定供貨商,例如是大型國企分拆出來的小供貨商,而越專化的產品,公司的技術同包裝要越強,市佔率起碼要超過30%,否則就不能操縱市場了,最好是怪異行業的王者

財力是最重要的,收購同反收購都是靠錢

征服世界不是免費的

中國咁大,起碼會出返幾間可以征服中國甚至世界的土生GE或者山寨勞力士,會是哪一間上市企業呢,我心目中已認定幾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